黄姚古镇门楼对联欣赏
这是一篇文章,为您奉上:
对联是诗文的浓缩,是一面镜子。透过对联就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黄姚古镇在明末以来,尤其清代康乾盛世,涌现出大批举人秀才,大批胸怀大志的文人骚客。区区300多户人家的小镇,举人出了十一位。
黄姚古镇,人们奉信教佛也信奉道教。具有两种文化氛围。古镇的建筑艺术是出自湘南建筑师之手,虽然大多是明代建筑,但或多或少体现出楚地文化的特色。因此,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
古镇,三江环绕,群山环抱。明清建筑依山傍水。
游客感慨地说,黄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庙,有庙必有亭,有亭必有匾,有匾必有联。一幅幅对联构成了黄姚独特的人文景观。
黄姚的亭台楼阁都书写有对联。街道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门楼更是书写对联的最佳处所。只要来到门楼都能看见刚劲有力不乏秀美的字体
门楼本是防匪而设,先后建于清朝年间,因为装饰对联显得雄伟而又文雅。那些对联几乎出自举人、名流的手笔。
那些对联的内容大致是描写环境,祈求太平,歌颂盛世,抒怀,劝诫。辞藻雅俗共赏,值得一读。现在摘录一些供读者欣赏。
东门楼联:在新兴街东端城墙出口。
外联:川达三江直绕遇珠海姚溪雄吞西域
楼成五凤特耸出螺峰文峡关键东门
——作者清乾隆举人林作楫
内联:明月照山间月移山影行人往 清风飘云际风送云踪游客来
——作者清乾隆郭泽华
(注:“行人往”,一说“行人住”,“游客来”一说“去复来”或“去福来”)
西门楼联:在迎秀街北端城墙出口。
外联:序协休徵宏眷顾家敦古处乐康熙
内联:四面云山皆入画一天风月最宜人
——作者乾隆古人之愚
南门楼联:在金德街水巷南端出口
外联:地辟郊关仍设备 太平鱼鸟亦忘饥
锡巩门楼联:在金德街福庆巷东端城墙出口。
外联:飘渺祥云来锡巩 缤纷紫气接金屏
三星楼联:在金德街杨巷北端出口。
外联:傍社葱茏千树合 临楼咫尺一桥横
——作者清郭敦臣
接龙门联:在天然街西端城墙出口。
外联:门近接龙水流四八 桥横走马景足西南
守望楼联:在龙畔街东端城墙出口。
外联:守望总添刁斗净 望尔还慰树人情
“亦孔之固”门楼联:在安乐街寺观巷东端出口。
外联:珠水横襟无限碧 武峰隔岸有馀青
徐庆一门联:在新兴街北端城墙出口。
外联:江山依旧桃千树 门第常新脉一门
大新门:在迎秀街中段。
外联:关键恰当双路口 钟灵独秀一枝峰
太平门联:在迎秀街与天然街交界处。
外联:太和有象天街胜 平正无偏道路遵
天然门联:在天然街西端接龙门内。
外联:天公有意关防密 然诺无轻俗尚敦
金德门联:在金德街中段台阶处。
外联:金瓯留险迹 德曜仰斯门
永安门联:在龙畔街与安乐街交界处。
外联:永作中流砥柱 安康盛世机关
内联:永怀乐土人归市 安不忘危夜闭门
带龙楼联:在龙畔街东端的带龙桥头。
外联:带砺河山依然半壁 龙腾瑞霭又是一楼
新兴门楼:在带龙桥东新兴街中段的街口。
外联:山骨水腋有馀秀 清风明月无尽藏
近安门联:在安乐街安乐寺左侧劳家巷口。
外联:树上有花千眼近 乡中无鬼万民安
云根庄门联:在福德祠左侧福凝门上方。
外联:正向云根开第宅 好观风化出乡闾
“福凝龙畔”门联:在南塘南面福德祠左旁。
外联:福凝溢庆门凝霭 龙畔还高让畔风
福庆门联:在迎秀街福庆巷口。
外联:福有攸同兵械已销农作器 庆无不洽闭防仍在市为关
以上这些门楼的对联,算不上名对名联,但是,从每一副对联的内容,不难看出,黄姚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朋友,古镇的风采迷人吗?
介绍黄姚古镇标语的作文
解: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了贺州昭平的黄姚古镇。走进古镇一种古老的民族风情,让我觉得轻松愉快。导游说:“以前这个镇子的人大都是姓黄和姓姚的,所以叫做黄姚古镇。”古镇里的一棵树吸引了我,它叫龙爪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龙爪榕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是这棵树的藤很像龙爪所以叫做龙爪榕。导游又带我们走进一条老街,那里的房子非常古老,我仿佛穿过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从前。这些房子很像古代的砖瓦房,我们走到一户人家家里看到:他们在生火煮饭,我还看到了古代的石磨!导游说:“这里有几百户人家,在镇里生活。”我发现这里的交叉口是“人”和“丁”字形的,导游说:“对,这个是这里人的风俗,人们期盼着人丁兴旺。”让我好奇的是我看到有一棵树长在石头上,导游让我敲敲它的根部。天哪!我惊奇的发现,这棵树的根竟然是空的!它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至今还在长,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千年石上榕”。还有一个景点是“仙人池”,它分为五个小池,前面有两个,后面有三个,按照当地民俗习惯,第一个池用来是喝水的,第二个是洗菜的,第三和第四是洗手的,第五好像是洗衣服的!所以我们入乡随俗用第三和第四个池来洗手。我非常喜欢黄姚古镇,它有着古色古香的民族风俗,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好玩的东西。这次的古镇之旅真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