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外装备哪些不宜借?
编者按:不少新驴在出行的时候由于装备不齐,经常会去向老驴借用,而很多老驴往往碍于情面很难开口说不。其实很多户外装备大家相互串用无妨,但是有些装备是不宜随便乱借的,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说说户外出行不宜借用的装备。
出发之前不宜借的装备
睡袋: 睡袋是最不宜借用的装备,因此我们在这里放在第一个说,睡袋是非常私人化的用品,之所以不宜借用主要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在野外很少有人会洗个澡再睡觉,一天的大运动量过后,带着臭汗钻进睡袋,自己的当然不嫌弃自己,而借用别人的呢?归还的时候难免尴尬,究竟是洗干净了还还是不洗直接还?不洗直接还难免有些说不过去,而睡袋的寿命直接受洗涤次数影响,可以说是洗一次薄一次,尤其是羽绒睡袋,洗涤之后蓬松度大大下降,也就不暖和了。因此睡袋好比内衣,还是个人用个人的好。
部分技术装备: 这里主要是指各种锁具,绳子不宜借,主锁,快挂,上升器,下降器,尤其在高海拔登山活动中,现在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不少初出户外没多久的朋友都有机会尝试一下初级一点的雪山,这时装备往往不齐,尤其是技术装备,因此有些朋友会去伸手像老驴借用,这点也是非常不好的,技术装备大多是用来保命的,而且很多技术装备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程,尤其在保养方面十分讲究,比如这些金属的技术装备不能磕碰,更不能摔,严谨的老驴往往摔过一次的主锁就改做钥匙扣了,绳子也一样,每条绳子上面都标明了能够承受的冲坠次数,到达次数后必须更换,这些东西自己使用的时候自然是心知肚明,借出去之后就不好说了,再用总会心理不安,所以技术装备如果真的需要,一定要自己购买,况且借别人的用着也不塌实不是么。
出发后不宜借的装备 淡水: 淡水不宜借,尤其是在一些条件艰苦的路线和没有补充水源的路线,在户外,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迷路,绕远,受伤,变天都随时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受困的时候,水是非常重要的补给,老驴在出行的时候一定会按照自己的用水量多准备出一些富裕的来,而新驴往往准备不周,这时候就要记着,吃的可以稍微少带点,如果一路不能补水,那么水一定带带足。
电池: 户外没有什么能源的补充,几乎所有用电的东西都需要电池来供电,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照明设备了,老驴的背包里往往都会有备份电池以备不时之需,而新驴经验不足,经常出了门才发现头灯没电了,手电不亮了这样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在出门前检查清楚自己的装备情况,最好每样装备都打开好好试试,确认确实没有问题后再带出门,以防出去以后再抓瞎。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二、如何从惠阳坐车到博罗的罗浮山,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知道的朋友请支一下招,谢谢啦~~
第一条路线,从淡水坐公交车2元到马骝岭,可坐上从大亚湾到罗浮山的旅游班车(27元),全程29元。
第二路线,在淡水坐直达车到惠州汽车站(14元),惠州汽车站到罗浮山(约15元),全程约29元。
第三路线,淡水坐K1到惠州河南岸车站(7元),然后坐K5到博罗车站(5元),从博罗车站坐车到罗浮山(约12元)。
说明:第一条路线,车比较少,等车要有耐心,第二条路线,方便快捷,车比较多。第三路线车不少,也经济,但是转几次车,有点麻烦。
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哪些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疟原虫,小球藻,大肠杆菌等。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真菌。具有圆形、卵圆形、长形、矩形、哑铃状等各种形状。一般长2~3μm,宽1~10μm。营出芽生殖时,大小酵母菌连在一起,而成株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落,多数不透明,光滑、湿润、黏稠,易被挑起。酵母菌也可以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
草履虫
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常见的草履虫具有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
变形虫
单细胞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也可以包围住食物,完成摄食的作用。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变形虫,营寄生生活,能够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衣藻
单细胞藻类,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细胞前部偏在一侧的地方有一个红色的眼点,眼点对光的强弱很敏感。衣藻细胞的前端有两根鞭毛,能够摆动,因而衣藻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衣藻的全身都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并且能够依靠眼点的感光和鞭毛的摆动,游到光照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自己的生活。
眼虫
单细胞动物,细胞质内有大量卵圆形叶绿体,其中含有叶绿素,有光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以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身体前端有储蓄泡,鞭毛从储蓄泡孔伸出体外。在鞭毛基部有一红色眼点,紧贴着眼点有一膨大部分,是能接受光线的光感受器,所以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
疟原虫
单细胞动物,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主要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疟原虫能引起疟疾。在我国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最为常见,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即疟原虫由寄生于疟蚊的消化道而进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中。疟原虫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破坏红细胞,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严重减少而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也能伤害脑组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